歡迎來到ac米兰体育網站!
產品列表PRODUCT LIST
文章詳情
首頁 > 技術文章 > 紙和紙板水分測定方法

紙和紙板水分測定方法

點擊次數:2124更新時間:2017-01-09

GB/T 450 紙和紙板試樣的采取g。GB/T 450取樣。g,稱量裝有試樣的容器,並計算試樣的質量。mm,長度不小於(yu) 150mm的樣品條。其總質量至少為(wei) 50g,立即裝入容器中,稱量裝有試樣的容器,並計算試樣的質量。mm試樣條,並切取距離原樣品頁邊150mm以內(nei) 的紙或紙板,切好後去掉頂層和底層試樣條,將中間的兩(liang) 組合並成一種試樣,從(cong) 邊上切取的兩(liang) 組試樣組成另外兩(liang) 種試樣,每種要有兩(liang) 份試樣,每份試樣質量至少為(wei) 50g,立即將各份試樣放入容器中,分別稱量裝有試樣條的各容器,計算出每個(ge) 試樣的質量。

本標準等效采用標準
1 主題內(nei) 容與(yu)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取樣時測定紙和紙板中水分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yu) 各種紙和紙板水分的測定。
本標準不適用於(yu) 測定在規定的試驗溫度下含有除水以外能揮發的任何物質的紙及紙板的水分。
2 引用標準
3 定義(yi)
水分是指紙或紙板在規定的烘幹溫度下,烘至恒重時,所減少的質量與(yu) 試樣原質量之比,以百分數表示。
4 儀(yi) 器
4.1 天平:感量0.001
4.2 試樣容器:裝試樣及稱重用,要求密封性好。
4.3 幹燥器。
4.4 烘箱:溫度可以控製在105+2 。
5 容器的準備
取樣前,將足數潔淨、幹燥的容器編上號,並在大氣中平衡,然後將每個(ge) 容器稱重,並蓋好備用。
6 取樣
應按照
7 試樣的選取、製備和稱重
7.1 當單位是令或包時
7.1.1 測定一批的水分平均含量
紙或紙板的定量小於(yu) 或等於(yu) 225 。
從(cong) 每令或每包的中央至少連續取4張試樣,將試樣快速折疊或切開,裝入容器中,容器內(nei) 裝的試樣質量至少為(wei) 50
紙或紙板的定量大於(yu) 225 。
從(cong) 每包或每令的中部取一張或多張試樣。取寬度50-75
7.1.2 平板樣品中部與(yu) 邊之間水分變化
從(cong) 每令或每包的中部,連續取若幹張樣品,將這些樣品按下圖切成50-75
7.2 當單位是卷筒時mm的樣品層,然後將樣品層鋪平,按縱向切取寬50-75mm的試樣組條,從(cong) 靠近卷筒兩(liang) 邊上各切取一組試樣條,在兩(liang) 邊之間的中部處切取另一組試樣條,或從(cong) 卷筒上整幅切取。試樣切樣時注意不要使一疊樣品中的紙頁或一組樣品中的紙條分開。g的試樣裝入容器中。若50g試樣體(ti) 積過大,可用較少量試樣,但應在試驗報告中說明。mm的試樣,較大尺寸沿紙的縱向,對每個(ge) 位置所取的試樣進行試驗,並分別報告其結果。min稱重,重複上述操作,直至兩(liang) 次稱量相差不大於(yu) 原試樣重的0.1%時,即可認為(wei) 達到恒重。X(%)按下式計算:--烘幹前試樣質量,--烘幹後試樣質量,a.平均值b. zui大zui小值 對所選取的全部試樣c.標準偏差d. 試驗次數a.平均值b.zui大值和zui小值 對按照7.1.2或7.2.2規定的方法選取的每種試樣c.標準偏差d.試驗次數e.取樣位置
7.2.1 測定一批樣品水分的含量
將卷筒外部的損壞層全部取下棄去,如果定量小於(yu) ,至少再去三層未損壞層。如果定量大於(yu) ,至少再去一層未損壞層。
將卷筒按橫向切取至少厚5
棄去每組試樣條的上層和底層紙頁,將餘(yu) 下的試樣條合並在一起組成試樣,並將不少於(yu) 50
7.2.2 測定橫向水分的變化
按照7.1.2規定的方法,在卷筒橫幅上至少在三個(ge) 位置上選擇試樣,按橫向切取寬50-75
8 試驗步驟
將試樣放入已烘幹至恒重的容器中,打開容器的蓋子,連蓋一起放入105+2 的烘箱中烘幹,試樣也可以從(cong) 容器內(nei) 取出來攤開烘,容器和蓋也在同一烘箱中烘幹。當烘幹結束後,應在烘箱內(nei) 將容器蓋好。如攤開烘,應將紙條放回容器中蓋好。移入幹燥器中,冷卻30
9 結果計算
水分
式中: 
測試結果準確至0.1%。
10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中應包括下述內(nei) 容:
10.1 要求測定一批 水分 平均值時
10.2 要求測定平板或卷筒橫幅水分的變化時

Copyright © 2025 ac米兰体育(www.rogersdeng.com) 版權所有
   sitemap.xml   技術支持: